第790章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!-《大明:家父永乐,永镇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根本就不怕读书人抵触朝廷,因为就算读书人拒绝入仕,多的是想做官的人!

    除了读书人外,还有各地新学培养的新学子弟,还有各地技校培养的匠人子弟!

    光是这两大派系,就足够支撑朝廷推行摊丁入亩,解决人才来源问题了。

    那位太子爷,还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!

    从好几年之前就开始筹谋布局,现在就是百尺竿头,只等更进一步!

    这般心计这般谋划,谁还能阻止得了他朱高煦?

    夏元吉不能,蹇义不能,甚至连皇帝陛下都不能!
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抽身离去,离开这是非争斗之地!

    夏元吉摸了摸额头上的伤口,依旧能感知到些许疼痛。

    但是额头上的疼痛,比不过他心里的疼痛。

    夏元吉自问与朱高煦相识多年,二人更是一起多次完成了税制改革,怎么说也有着情分存在。

    而且夏元吉先前也已经做出了选择,决定全力辅佐朱高煦,推行摊丁入亩新政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因为大明工会一事,夏元吉直接就被逐出了朝堂,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   他夏元吉分明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大明,可是最后却落得这般下场,很难不让人寒心。

    相比于失去官职,夏元吉更寒心的是,太子爷竟然不相信自己。

    只怕在朱高煦眼里,自己之所以阻挠匠人晋升,是为了打压匠人吧?

    呵,我夏元吉需要这么做吗?

    君不知臣,为之奈何?

    “宜之,要么全力推行新政,要么就抽身离去。”

    夏元吉看向好友,郑重其事地告诫道。

    “摊丁入亩绝对会推行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而你又是吏部尚书,若是不能做出正确选择,那位太子爷绝对会罢免了你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蹇义脸色一沉。

    他确实还没有做出选择。

    好友夏元吉如今的遭遇,更是让他有些心寒,生出了兔死狐悲的感伤。

    明明为大明为朝廷操劳了一辈子,最终却是落得个这般下场,任谁见了心里面都不会好受。

    偏偏蹇义又不愿就这样黯然致仕。

    毕竟他还年轻,至少还可以做十年的吏部尚书,要是仕途之路就此断绝,蹇义也断然不能接受。

    正当二人长吁短叹的时候,远处一队铁骑疾驰而来。

    蹇义放眼望去,下一刻脸色大变。
    第(2/3)页